内容页搜索

坛丘的畜禽养殖历来以生猪、家禽(鸡、鸭、鹅)为主,牛、羊、兔等饲养量相对较少。多数农户养殖畜禽以自食为主,出售较少。50年代中期起,农户个体经济全面过渡为集体经济,生猪在养殖业中所占的比例较高。6070年代,生猪养殖有所回落。80年代起,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养殖业发展较快,养猪大户、养禽大户,逐年增多。

一、家畜

(一)牛   

坛丘农村历来以养水牛为主,主要用于农田耕翻。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富裕农户饲养耕牛。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耕牛作为生产资料折价归社。1958年后,双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多,耕牛紧缺,部分生产队从浙江湖州、长兴、安吉等地购进,19633月统计,全公社有耕牛529头,其中黄牛128头,水牛401头,每生产队平均2.5头。70年代初为耕牛拥有高峰期,1972年,全公社拥有耕牛598头。70年代中期起,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使用拖拉机耕田后,耕牛逐年减少,1976年全公社有耕牛326头,每生产队平均1.47头。80年代后期,耕牛全部淘汰。

(二)猪   

新中国成立前,农户以饲养肉猪为多,少数农户饲养母猪,生猪品种较少,且以土种黑毛猪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养猪业有所发展。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以集体养殖场饲养为主,农户私家饲养生猪较少。70年代后期起,农户私家养猪逐年增多。1973年,全年养猪32103头,年末圈存18941头。80年代后,产生养猪大户。90年代起,生猪饲养以养猪大户和农户饲养为主。1991年,全乡有养猪大户45户,其中饲养千头以上的大户有5户。星塔村李雪荣是坛丘乡最大的养猪专业户,至1995年,总投资50万元,建造占地5000平方米养猪场。1999年,坛丘出栏肉猪25200头,年末存栏生猪6184头。

(三)羊   

坛丘农村养羊均为家庭分散饲养,数量较少,品种以绵羊和山羊为主。互助合作化时期,少数农户开始养羊。人民公社化后,集体养羊场逐年增多,品种以绵羊为主,其羊毛可出售增加收入,羊粪是上好的有机肥料。60年代后,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养羊数量逐年减少。1963年,坛丘全年养羊2516只;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养羊数量有所增多;1989年,全年养羊3980只,年末存栏2786只;1999年,出售商品羊3831只,年末存栏530只。

(四)兔   

1975年以前,坛丘农村养殖家兔数量较少,品种以草种肉兔为主。1975年以后,长毛兔价值高于肉兔,农民养兔积极性较高,一时兴起饲养长毛兔高潮,80年代初达到高峰。1981年,坛丘养殖家兔6.82万只,年末存栏5.41万只,生产兔毛17.6吨。1982年起,兔毛出品滞销,收购价格逐年调低,长毛兔饲养量逐年减少。1984年,全乡饲养毛兔2.01万只,年末存栏1.18万只,出产兔毛6026公斤。1985年以后,兔毛行情有所回升,再度掀起饲养长毛兔热潮,是年,全乡饲养长毛兔6.66万只,年末存栏4.82万只,出产兔毛19.9吨。1987年后,兔毛价格再次下调,农民饲养长毛兔量又逐年减少。1999年年末,存栏毛兔3980只,出产兔毛750公斤。

4-11     19621999年坛丘镇(乡 公社)家畜年末圈存情况表

年份

生猪(头)

羊(只)

兔(只)

年份

生猪(头)

羊(只)

兔(只)

1962

5458

3912

1981

18740

3415

54132

1963

9990

2233

1982

21741

2299

28110

1964

10973

1014

1983

20359

2112

19638

1965

11989

1108

1984

25914

1432

11835

1966

16714

691

1985

25303

896

48221

1967

13738

376

1986

21690

861

48495

1968

12874

1764

1987

23378

926

9217

1969

14751

1639

1988

19010

1460

4005

1970

17925

1404

1989

18082

2786

4389

1971

19671

2570

15600

1990

15271

3706

3008

1972

21357

2228

14120

1991

11988

2869

2250

1973

18941

2693

12500

1992

10683

1972

3005

1974

20605

2634

9980

1993

11308

1362

4036

1975

22193

3397

5215

1994

10415

1493

2208

1976

19696

2672

9469

1995

8004

2830

4530

1977

17758

2846

11314

1996

7480

470

1650

1978

20538

3412

17930

1997

13580

210

1250

1979

23432

4218

23979

1998

6100

450

2800

1980

20818

3690

28058

1999

6184

530

3980

二、家禽

坛丘农户的家禽养殖主要是鸡、鸭、鹅。新中国成立初养殖较少,每户养殖10羽~30羽,大多为自食,少量出售。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集体饲养家禽,但不允许农户私养。“文化大革命”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采取限养、禁养等措施,农户养禽受到限制,规定每户养禽不得超过10羽。1975年末全社存栏家禽2.30万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鼓励社员搞好家庭副业,家禽饲养有了较快发展。1978年,全公社饲养家禽5.32万羽,年末存栏3.61万羽。1982年,全年饲养家禽15.06万羽,年末存栏6.71万羽。1984年,龙桥村的计云祥成为坛丘第一个养鸭专业户,是年被评为吴江县先进青年专业户。90年代起,养禽专业户逐年增多。1995年,全镇上市家禽千羽以上的专业户有36家。是年,坛丘兽医站为发展养禽业,办起一个家禽良种场,设立家禽防病治疗辅导组,对全镇养禽专业户进行循环指导。1999年,全镇出栏家禽15.2万羽,年末存栏1.1万羽。

4-12   19721999年末坛丘镇(乡 公社)家禽存栏情况表   单位:羽

年份

年末存栏

其中

年份

年末存栏

其中

1972

42453

38311

3509

633

1986

166220

125570

39650

1000

1973

34251

29786

3153

1312

1987

109878

65560

38688

5630

1974

22451

19041

2837

573

1988

87379

50494

29286

7599

1975

22970

20318

2347

305

1989

72719

42680

21990

8049

1976

27007

23867

2574

566

1990

76422

43240

25500

7682

1977

25576

22786

2269

521

1991

61625

34380

21200

6045

1978

36109

28573

7394

142

1992

61415

1979

45658

33964

11623

71

1993

36680

1980

41984

32686

9128

170

1994

32818

1981

48965

35160

13313

492

1995

54030

34800

15420

3810

1982

67138

45919

20340

879

1996

21300

1983

82489

59309

22512

668

1997

24260

1984

104110

62277

39637

2196

1998

58110

1985

101964

63485

36129

2350

1999

10930